首页
我市“三举措”助推供给侧改革
2017-05-29 08:58:41
来源:
市政府办
阅读数:
17次
字号:
收藏
打印
分享:
分享到朋友圈
打开微信,点击底部的“发现”,使用“扫一扫”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。
温馨提示:
请完成个人中心登录后进行相关操作

一是调结构,建基地,在优势特色上做文章。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,结合企业生产和旅游观光的需要,打破常规发展模式,树立“人无我有、人有我优、人优我精”的发展理念,以“名、特、优、新、稀”为发展方向,培育成规模、上档次、有市场的特色优势产业,着力构建“一带两区”现代特色农牧业区域发展布局。充分挖掘耕地、林地、草原的生产潜力,主动适应游客和消费者选择,重点围绕酒、肉、菌、果、药五大产品构建多元化的产业体系,着力抓好大渡河流域优质水果、食用菌产业发展示范区和折多山以西地区大地景观农业示范区建设,重点发展青稞、马铃薯、绿色蔬菜、中药材、藏香猪等特色产业,打造318沿线农牧业观光旅游带和“折东特色水果观光示范区”、“折西农作物大地景观旅游示范区”。按照“成片成带成规模”培育产业的发展思路,结合牧区、农区、半农半牧区的产业优势,做优基地、做大规模、做强产业,建成优质粮经、有机畜禽、生态林果、绿色蔬菜、道地中药材、禁牧育草“六大基地”。目前,已建成建成林业基地6万亩、特色畜禽养殖小区21个,草场禁牧113万亩,创建州级“一村一品”示范乡(镇)2个,示范村6个。认证三品一标11个。围绕“全域旅游”发展理念,把乡村旅游业作为农牧民的增收主体,以G318沿线和景区为核心,实施国道318瓦斯沟至情歌大道公路两旁植被恢复,构建国道318沿线农牧业观光旅游带,围绕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大要素,辐射带动休闲农业培育、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商品开发。建立民居接待星级评定工作机制,制定《康定市乡村旅游管理办法(试行)》,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,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1个。截至目前,全市发展民居接待404户,乡村旅游民宿达标户10户,星级乡村酒店11家,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1342人。

二是育主体,创品牌,在产品加工上下功夫。紧紧围绕市场的需求,依托特色农产品基地,建立以“园区+龙头企业(专合组织)+基地+农户+市场”的经营模式,培育新型经营主体,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品牌,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。扶优做强经营主体。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作为农牧产业发展资金,对龙头企业、专合组织、种养大户等予以扶持。依托瓦斯河、雅拉河流域农产品加工产业带,引进培育与农民形成紧密利益关系的农产品供销型、市场流通型、技术服务型、中介组织型的龙头企业组织16家,培育农业专合组织342个。深化产品研发,加大特色农产品研究开发力度,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,抓好特色食品配套组合和本地药材及保健食品的开发;优化产品包装,注重与传统民俗文化、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相结合,优化形象设计,带动民俗文化产业及民族民间手工艺发展。开发牦牛、青稞、野生菌、藏香猪等特色产品达到52个品种,创立大锅庄”、“张大哥”、“李大姐”、“康巴情人”、“老藏民”、“康巴尼玛”等知名商标。发挥优势创品牌。抓住全市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整体认证的契机,大力实施圣洁甘孜+企业品牌“双品牌”发展战略,把农产品升级为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,推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。打造了“康定香菇”、“达杠苹果”、“瓦斯沟枇杷”、“庄上甜樱桃”、“大锅庄牛肉干”、“情人食品”等区域特色品牌19个。康定芫根、红皮萝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,获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的“中国高原羊肚菌之乡”。

三是创机制,促流通,在精准脱贫上添动力。围绕现代农牧业的发展,打破传统营销模式,树立统筹营销的理念,注重特色品牌、信息服务、销售平台和质量安全建设,构建“产、供、销”一体的市场销售体系。搭建平台促营销。借力供销合作社平台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发展有序的农民合作社,加强农产品市场和流通体系建设,以三祥农庄华瑞万达店、大锅庄生态农产品展销中心为依托,通过“互联网+农业”“供销社+农产品”等多种渠道,大力推进农商对接、农超对接,初步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流通网络。切实加强与州农科所、州畜科所的所县合作和与川农大校地合作,充分发挥“院州农业合作项目”平台,加快推进特色基地建设,努力提升产业竞争力,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4.5%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.84%。全力整合力量,积极构建农牧业科技实用技术培训推广大格局,邀请省、州农技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和实地指导,为发展特色农牧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,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90人,着力培育农村致富能人和带头人。激发活力促脱贫。围绕脱贫奔康目标,大力深化农村改革,通过盘活现有资产变资本,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取资本增值,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活力,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,目前,全市流转土地(草地、林地)6062亩。加强劳务开发,切实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用技能技术,发展订单劳务,鼓励企业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,增加工资性收入。落实扶持政策,出台《康定市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奖励办法》,采取贴息、补助或奖励的办法,2016年,市级财政为59个贫困村配套产业扶持周转资金1180万元,用于村集体发展产业扶持项目,增加农牧民转移性收入。